关键词: 全国招教
第七章《课程》
定义 |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、编制、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、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| |
广义 | 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 | |
狭义 | 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| |
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|
名称 | 概念 | 主要内容 |
课程计划/ 教学计划 |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,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| 内容: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(中心问题)、学科顺序、课时分配、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特征(义务教育阶段):强制性、普遍性、基础性; 地位: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,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,也是制定分科标准、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|
课程标准/ 教学大纲 | 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、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,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| 构成:课程性质、课程理念、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、学业质量、课程实施、附录等。 地位: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、教学、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 |
教材 |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品,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| 内容:教材可以是印刷品(包括教科书、教学指导用书、补充读物、图表等),也可以是声像制品(包括幻灯片、影视、光盘等); 地位: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、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: (1)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; (2)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; (3)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的统一; (4)理论与实践的统一; (5)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|
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| 纵向组织 | 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,从已知到未知、从具体到形象的先后顺序组织 |
横向组织 | 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,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 | |
逻辑顺序 | 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 | |
心理顺序 | 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 | |
直线式 | 课程内容直线前进,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| |
螺旋式 | 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,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 |
类型 | 代表人物 | 内涵 |
目标模式 | 泰勒 | 泰勒被称为“现代课程理论之父”;泰勒原理:目标、内容、方法、评价 |
过程模式 | 斯滕豪斯 | 关注整个课程(包括教学)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,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; 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人物 |
类型 | 内涵 |
忠实取向 | 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|
相互调适取向/相互适应取向 | 课程实施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、内容、方法、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、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|
课程缔造取向/课程创生取向 | 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|
类型 | 代表人物 | 步骤/特点 |
目标评价模式 | 泰勒 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| 以目标为中心展开,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|
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| 斯克里文 | 评价的重点从“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”转向“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”上来 |
CIPP评价模式 | 斯塔弗尔比姆 | 步骤:背景评价、输入评价、过程评价、成果评价 |
CSE评价模式 | —— | 步骤:需要评定、方案计划、形成性评价、总结性评价 |
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
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,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
相关推荐:
手机登录下载
微信扫码下载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